

-
观点 | Opinion more
-
网传农民跪地“求雨”?真正的农民可没空跪地表演
面对干旱,有的农民正在抗旱,有的农民看没戏了,人家找个地方去打工了。农民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尽可能降低损失,而没空像短视频里那样,在一片有喷灌的麦田之前戴着个墨镜,跪地表演。[全文]
-
北方大旱,但有些问题不用过度担忧
如何应对越来越频发的高温干旱风险,既考验国家治理的宏观把控能力,又考验基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困境化解能力。[全文]
-
暴雪国服回归:破镜重圆的童话结局?
玩家们最关心的议题已转变为:自己的虚拟财产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保障。这其中待解释、解决的问题十分错综复杂。[全文]
-
作为民航一线人员,我来解释下南航延误旅客的四连问
1.为什么没法确定什么时候能飞走? 2.为什么其他航班都走了他们不能走?3.为什么要把旅客关在客舱里6小时?4.为什么打110警察来了机长不开门?[全文]
-
暴雪要网易“卖身”,是一贯的傲慢又一次发作
暴雪这种古怪的、不切实际的偏执和傲慢已经不是一两年了,而是一贯如此;暴雪的这种不合时宜的自以为是,贯穿于暴雪的所有产品线,涵盖了暴雪的整个行为模式,以至于可以将其视为暴雪的企业文化。 [全文]
-
美国新能源产业企图反超中国,胜算多大?
尽管外部环境有一些变化,但目前中国的技术、产能、产量、应用市场空间在全球都是最大规模的。新能源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,还有应用场景上还没有传统能源这么顺利、这么适应,毕竟太阳能需要转为电能再运输到千家万户的过程。未来可能要加强系统集成建设。[全文]
-
中国西北暖湿化,能重回汉唐吗?
社会大众和媒体听到西北暖湿化,就想到可能会变成“江南”或重回“汉唐”,实际上这是个趋势,只是从纵向来看比以前湿了一些,而不是与其他湿润地区的横向对比;即使湿化到现在,西北仍是个很干旱的地方,水资源仍然很紧缺,需要节水和国家全力支持,来改善水资源条件。[全文]
-
5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,让欧洲人更为痛苦
可以肯定的是,106年来从未出现过这样炎热的夏天。IPCC预测,今夏的特点是高温和干旱,极端气候组合出现、相互促进并逐步加剧。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,极端现象组合发生的概率极有可能增加,高温和干旱在本世纪将变得更加频繁。[全文]
-
事关粮食和经济大局,抗旱这场大仗怎么打?
旱灾对我们国家的影响往往比涝灾更严重,造成的损失会有一定持续性。秋季到来之后,对于缓解旱情就比较困难了,除非出现台风这样的强降雨系统,否则很难再产生大范围的降雨,秋雨的强度也不够。[全文]
-
西北将成新江南?对这里的文明来说,水多未必是好事
在历史上,西北不是没有过更湿润的时候,塔里木的洪水也常有发生,但对这里的文明而言,水多了并非总是好事。[全文]
-
极端天气曾改写中国历史?我们不妨从容看待
就微观的历史过程而言,极端天气对历史的影响更为常见,各国历史皆有这样的例子。比如莫斯科的寒潮,曾不止一次帮助过俄国人击败入侵者。还有太平洋的台风,毁灭了元朝进攻日本的舰队。[全文]
-
“老人小孩喊着没水没吃的,我们赶紧让他们放绳子”
6月25日,广东清远英德,天气多云。水文监测信息显示,6月25日5时,北江英德(五)站水位为25.93米,水[全文]
-
故宫排水系统这么牛,怎么就没有人复制?
郑州距离黄河很近,还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所在地,但属于淮河流域。排泄洪水,关键在于提高河道密度、增加行洪断面。郑州城区的河道不算太少,但泄洪压力主要由贾鲁河承担。贾鲁河只是淮河支流的支流,其承载的水量显然不能和大江大河比拟。雨停之后,水往哪排,怎么才能尽快排出去,是重要问题。[全文]
-
德国洪灾,出了件“不讲政治”的事
被洪水冲刷得“一贫如洗”的灾民不得不去政府门前排长队,领取每人200欧元的应急款。面对满目疮痍的现实,他们最焦虑的是“今后怎么办”。政治家的反应很“迅速”:迅速保证提供援助,迅速指定气候变化是灾难的“罪魁祸首”……[全文]
-
台湾大旱,“九蛙叠像”全暴露了
日本人固然在台留下不少大型水利工程,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清代陂塘的基础上加以扩建而成。对于清代桃园所建6685座中小陂塘,日人仅将其扩建打通,使桃园台地的水田占到耕地面积的84%。此举虽使台湾稻米(蓬莱米)产量大增,但台湾人却根本吃不上。[全文]
-
为何中国洪灾屡发,文明却从未中断
讲到中国,人们总爱说:大一统。可是为什么自古以来就是“大一统”呢?是什么构建了“大一统”?当然不仅仅是暴力,更重要的是建构起了共同的社会生活。[全文]
-
防汛现场,干部们都在忙什么?
今年的防汛时长约一个月。在防汛现场,干部们昼夜工作,忙得不可开交,丝毫不敢松懈。“白天一天没有休息,晚上又怕检查,不敢眯眼。”[全文]
-
洪水临城,为何今年市民心里不慌?
洪水接“二”连“三”袭来,但政府和民众联手,结合传统的人海战术和现代的高端科技,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,对整个堤坝实时全面监控,并根据获取的即时信息迅速作出反应。此事也让笔者不由想起一句流行语: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[全文]
-
算三峡经济账,可能需要一个千年视角
“九八九八不得了,粮食大丰收,洪水被赶跑。百姓安居乐业,齐夸党的领导,尤其人民军队,更是天下难找。国外比较乱套,成天勾心斗角,今天内阁下台,明天首相退朝。闹完金融危机,又要弹劾领导。纵观世界风云,风景这边独好!”[全文]
-
安徽不是水乡,为何饱受水灾之苦?
到了清朝,这唯一的阻碍也没了,该蓄水就蓄水,改泄洪就泄洪,一切以保全国家漕运和淮南繁华为目的。至于皖北、苏北的民生,则显得没有那么重要,甚至无需考虑,频繁且剧烈的水患不只是天灾,也有人祸的因素。[全文]
-
-
资讯 | Information more
-
北京因灾死亡44人,发布会全体默哀
-
河北省兴隆县强降雨已致8人遇难、18人失联
-
山西失联车辆已确认10人遇难
-
“竹节草”登陆奉贤,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第13个台风
-
注意了!海啸预计到达台湾、浙江、上海沿海时间确定
-
捐款捐物抢险!字节、小米、中国移动、苹果等多家企业支援灾区
-
美国等国驻华使馆发文
-
河北滦平失联8人中4人确认遇难,其余4人正全力搜救中
-
天津蓟州爆发70年来最大山洪,已累计转移群众超万人
-
北京市委书记: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
-
两部门紧急预拨3.5亿元
-
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2亿元,支持北京灾后应急恢复
-
四预警齐发,辽宁、黑龙江、上海、台湾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
-
北京:市场蔬菜肉蛋供应充足,超市3倍量储备生活必需品
-
北京极端强降雨造成30人死亡
-
国家防总针对京津冀升级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
-
习近平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
-
河北滦平发生山体滑坡,4人遇难8人失联
-
一场雨接近常年1年的雨量,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已启动
-
云南普洱山体滑坡致5人遇难
-
-
· 极端天气 ·
极端天气一般是指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,比如冬天暴雪、夏天暴雨。然而,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,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。
-
山西一辆中巴车因强降雨失联,载有12人
-
河北阜平遭遇特大暴雨,致2死2失踪
-
山东济南莱芜区强降雨已致2人死亡10人失联
-
台风“韦帕”在广东台山沿海登陆
-
国家防总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至三级
-
今年第6号台风“韦帕”,趋向广东、海南沿海
-
青海门源发生泥石流灾害,造成3名游客死亡
-
高温橙色预警!陕西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新疆局地可达40℃以上
-
高温黄色预警:19省区市有高温天气,陕西河南新疆局地或超40℃
-
“丹娜丝”在温州沿海登陆
-
台风来袭,浙江启动地质灾害Ⅳ级响应
-
雅安天全县发生泥石流,已致3死2伤2失联
-
2.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调拨至川甘辽三省
-
强降雨致站内积水,成都火车站道歉
-
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影响我国,杭州最高可达40℃
-
暴雨洪涝致有群众失联,河南省委书记部署,常务副省长带队赴现场
-
河南西峡极端强降雨已致3人遇难5人失联
-
千余官兵驰援!超4万人紧急撤离榕江
-
海南海口、文昌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
-
预警!多地将有大暴雨
-